在纽约住久了,坏处是什么其他城市风光一概不感兴趣,可能海港除外。早上开车奔赴码头,时间尚早,便停车在附近溜达。港口里的吊车(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)很有气势,不知道是不是出自振华重工。
港口里最有辨识度的,不是吊车,而是这个摩天轮。说来也巧,此行的终点城市也有这个;加上布鲁克林的那个轮子,不知道是谁抄谁的。
照片横拍竖拍都没有稀奇,只剩全景堪一用。
这才是整个城市为人熟知的天际线。比纽约新,但没有纽约的忙碌,甚至显得有点冷清。很难说哪个更好。不过据说这里的物价也不低。
开车上船暂且不表,船上看风景倒是另外一番感受。海面上蒸腾的水蒸气极大地影响了照片的通透,让一切看起来都是蓝的。
驶离海港,转个角度,眼前那座巨人一般的雷尼尔山又出现了。但这次不同,模糊的它如海市蜃楼般不真实,让人不断提醒自己:那是座真的山,不是假背景。
绕开眼前的近物,来一张没有遮挡全身照。感受一下近乎虚假的真实,也更能感知到这座山的巨大。
不到一个小时,我们就到达海湾的对面。远处的山已经换了形状,我就不装了,我不知道你的名字。很好奇,那些房子里住着什么样的人,虽不像长岛上巨贾的豪宅,但能住在海边也一定有不一样的志趣。
此行的第一个惊喜:山路开了许久,忽然发现路旁竟然有一只鹿在散步。抄起相机递给孩子,让他感受捕捉瞬间的惊喜。照片不仅没有失焦,而且时机掌握的刚刚好,一副无所谓的神情。老夫甚是欣慰。
入住旅馆时间尚早,我们决定开始奔赴此行的第一站:飓风岭。名字听起来瘆人,但夏天还是风和日丽。几十分钟的车程都在山路上徘徊。也许已经厌倦了山林树木,看到远山的雪一瞬间,一车人都兴奋不已,感觉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,掏出相机一顿拍。
开到山顶停下车,我这个摄影师终于可以上线。该我过把瘾了!一图胜千言,但我憋不出啥,就这样吧。
大自然的色彩远比想象的丰富,绝非蓝绿青三个字所能描述。
沟壑交错的景致,让我们知道身处深山。只是后面那几层仿佛是拷贝粘贴出来了。
图不够,横幅凑。诚实地讲,这张全景没拍好,只比手机的全景好一点点。
这张全景是这次旅行我最满意的照片,原因有二:一是照片里的每一段都是风景,几乎囊活了你目之所及;二来全景完全没有手机拍出来难看的畸变,任何一段单独取出来,都值得仔细观看;
拜长焦所赐,才有机会看到远方的雪山。你能想象我们此时正被太阳无情地灼烤,而远方的山顶却是皑皑白雪?多看一眼都能消暑。
一伙人下山回到住处迅速解决晚饭,因为附近有一个鱼钩形状的半岛延伸到大海,最适合拍日出日落。10分钟便来到这里,对面有一艘看起来很奇怪的货船,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,如同一个盒子。有谁知道这船有什么特殊用途?(后来查了一下,原来是用来运送车辆的船舶)
说好八点多的日落,居然被漫天的云彩搅了场子。云彩扭曲的样子,仿佛是被太阳烤化了。
远处停泊着台湾阳明海运公司的一艘集装箱货船,该不会是和我一样等着看日落吧
这里的日落是9点多,但没等我准备好就已经结束了。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就多拍点。海边的礁石墙有半人高,所剩无几的夕阳也排不上用场,往来的车辆只能凭借车灯照亮前路。
没等天完全黑下来,一轮弯月早已迫不及待地挂上来。选这张照片无他,只为它绚丽的色彩渐变和传递出的静谧氛围。
今天虽有遗憾,但明天会有更好的风景在等着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