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游记 Day 1
从纽约到黄石
这是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的旅行,两个家庭飞赴大半个美国,历时七天八夜,行程超过1500英里,我们将游历两个毗邻的国家公园:黄石和大提顿。借助这些照片和文字,将大自然给我们的惊喜分享给更多喜欢自然的朋友。
启程:因为疫情,很多出行的计划都搁浅。这次旅行注定难得。我争取记录每一个有意思的瞬间,如同我的偶像小林老师。
这是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的旅行,两个家庭飞赴大半个美国,历时七天八夜,行程超过1500英里,我们将游历两个毗邻的国家公园:黄石和大提顿。借助这些照片和文字,将大自然给我们的惊喜分享给更多喜欢自然的朋友。
启程:因为疫情,很多出行的计划都搁浅。这次旅行注定难得。我争取记录每一个有意思的瞬间,如同我的偶像小林老师。
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印度大叔,全程无交流,自顾自地用印度语对着耳机窃窃私语。正好还我摄影自由。
飞机不出意外地晚点了。等到达盐湖城,已是凌晨3点。机场里的装饰倒是风格很统一·,都是墙上这种繁复的立体造型。有谁知道它表现的是什么?
在酒店睡了半宿,驱车向北300里,直奔本次旅行的第一站:黄石湖。犹他州的高海拔、连绵的落基山脉和奇形怪状的的云彩,让我们来自东部的土著很是好奇。
终于不用兼职司机和摄影师,一车人表示很安心。透过车窗是我这个西北人熟悉而久违的风景。
不知道这个摩托车手的梦想是什么,但看他有备无患的样子,至少是个意志坚定的独行者。
落基山脉有很多分支,这里的分支就和家乡的贺兰山有点相似,山前有巨大的缓坡,让登山看起来似乎简单了很多。记得多年前骑自行车飞一般冲下山坡,感觉还是很危险。
临近黄石国家公园,地形开始裸露更多的石头,而且是这种排列有序的柱状体。没时间搞清楚成因,那就拍照留念为先。
黄石的树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,更多的是针叶林,而且都是成片地依着山势铺开。颇有点人海战术的阵势。
终于长途跋涉之后,来到了公园位于西门的游客中心。墙上用各种这里常见的野生动物做装饰。我是不太习惯这些,看着有点慎得慌。就挑了一个看起来不那么狰狞的麋鹿。
西门,我们还会回来。目前看到的景色和黄石的名字还联系不上。更多的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。
对面的山势在公路旁的一个河湾展现得一览无遗。除了偶尔经过的车辆,这里安静得只能听见河水流淌的声音和风声
这是景色的另外一边。虽然没有奇险的景色,但这里的山石水草树,我可以躺一天都看不厌。
水一张横幅照
途中偶遇公园的景点Gibbson瀑布, 没有尼亚加拉瀑布的气势,但你可以步行在不同角度随意观看。拍水流最好的还是用慢速快门, ND滤镜出场!
远眺Gibbson瀑布的下游,没看过地图,不知道它会流向哪里。
开车上山,地形开始变得复杂,而路段也开始变得有趣。我特别钟情于这种S型路段,后面还有更多的照片。
惊喜总在你不经意间出现,我还正纳闷对面的车辆为什么都停了,忽然车的右边豁然出现几头北美野牛,大家伙个头大动作慢,但是绝对不能惹,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一刻,我就怕它们牛脾气发作。壮着胆子偷拍了一张。窃喜!
途中休息,偶然发现一个熔岩地址公园。目之所及,都是奇特的隆起,这些都是几万年前的熔岩溢出地面后冷却的结果。
黄石的树有点奇怪,很多只在顶部长树叶,下面全是光杆,乍一看还有点像竹子。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顶端优势吗?
黄石有三宝:瀑布、动物和温泉。这不,都攒齐了吗?远处的硝烟不用我多讲了吧。
在公园里穿行,眼前的景色在平原和树林间不断切换。很喜欢那种眼前豁然开朗的瞬间,虽然很快我们又要进入下一段循环。
黄石之大约有9000平方公里,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天气现象都可能同时上演。远处的乌云下,一定是一片湿润。这样的场景我们还会看到很多。
十里不同天,也可以用来形容这里。借助湖水的映射,远处的云和天空显得恬静无比。
暮色里, 我们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黄石湖。我的经验是有水的风景都容易拍大片。尽管已经日落,湖边的树依然轮廓清晰。隐约觉得可以好好利用一下。
入夜了,一抬头竟是满天星河,用震撼二字形容毫不过分。赶紧开工,不能放过这个宝贵的机会观天。20秒钟的曝光不能少,不仅捕捉到如细沙的繁星,更能看到银河清晰的轮廓。这一趟值了!
银河横跨整个天空,镜头又不够广,那就再来一段吧!
这张可能是此次旅行我最喜爱的照片。 是不是有点像梵高笔下的星夜?
用App对比一下当时的银河,确认我没有错,就是你Milky Way!
换个角度再来一张,毕竟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!